顯示具有 耳機放大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耳機放大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

[整理記錄]Arduino's 自製麥克風聲音放大器(拍手控制開關)歷程之六 (最終回)



分別將 兩個放大器拿來與 Arduino 微電腦板連接的測試情況:

一、LM 386 耳機放大器
 
LM 386 耳機放大器連接麥克風、軟體示波器外掛裝置和 Arduino 微電腦板
 
LM 386 耳機放大器在平時狀態下的波形



LM 386 耳機放大器透過麥克風接收到外部聲音時的波形
    
此時的10 KΩ 的電位計和上一篇一樣,依舊設定在 4.2 KΩ 的位置上,保持數據的一致性。

因為示波器軟體從 Line In 線路接收訊號,會回饋到電腦的聲音輸出上面,剛好可以把轉輸出的聲音錄下來:


※ 錄下來的聲音並沒有很大聲,又不想要動到裝置上的其他設定值,會讓變因變多,所以就有聽到就好了。

在這個拍手的過程,還不能距離裝置距離太遠,會有一般音量的掌聲收不到音的狀況,不然就是要拍得比較大力一點了。



二、LM 358 麥克風放大器

LM 358 麥克風放大器連接軟體示波器外掛裝置和 Arduino 微電腦板

 
LM 358 麥克風放大器在平時狀態下的波形
 
LM 358 麥克風放大器透過麥克風接收到外部聲音時的波形
     
此時的 200 KΩ 的可變電阻和上一篇一樣,依舊設定在 98.7 KΩ 的位置上,保持數據的一致性。


LM 358 麥克風放大器錄到的聲音,聽起來比 LM 386 耳機放大器的聲音大聲了些,
因為一致性的問題,所以也沒打算調整到 200 KΩ 的地方。

在測這個裝置收音的時候,坐在椅子上用一般的力道拍手,裝置就已經很順利地收到音了。



※ 整個測試的結論都只是表示,用到比較好的電路圖和比較專屬的電路圖裝置,效果是比較好的;
 所以,完全沒打算在麵包板上重插一次書上的電路圖,拿來做三個不同電路圖裝置的比較。
 (主體光是這兩個就已經花掉這麼多的篇幅在寫了 … )


最後的成果就是,終於完成拍手控制開關這個章節,然後獲得了 ~ 

軟體示波器外掛裝置、麥克風放大器(自製麥克風)和耳機放大器各一。

----
Arduino 實作拍手控制開關程式碼:sketch code

----
在這邊再次感謝 這個 Blog 的大大啊 ~ 




[整理記錄]Arduino's 自製麥克風聲音放大器(拍手控制開關)歷程之五 ─ 放大器的波形


這邊的資料完全是整個實作完成之後,為了產出這份記錄而額外重新接線記錄的。

使用 LM 358 麥克風放大器

利用 上一回合 提到的電路圖所製作完成的這個麥克風放大器,在試玩的過程裡頭,和書本上所提供的電路圖上,有一個很明顯的功率放大差異,

除了雜訊抑制上的差異之外,那就是當電風扇吹到這個麥克風裝置的時候,就已經能明顯的從輸出端的音箱聽到一些呼呼的風聲了;

而且,也根本不用把嘴巴貼得離麥克風很近的方式來進行慘叫式的收音測試 ~ 這真是令人信心大增的地方 ~ 

[整理記錄]Arduino's 自製麥克風聲音放大器(拍手控制開關)歷程之三 ─ 番外二篇:耳機放大器


因為在麵包板上面插完麥克風放大器元件之後產生的問題,其中一個項目就是雜訊,

再加上元件散亂在板子上的狀況,也有可能產生更明顯的雜訊;

所以打算找看看有沒有辦法用耳機放大器的功率來推麥克風試看看,除了自己也覺得一般的耳機放大器的敏感度應該會高於麥克風的,

所以雜訊抑制或降低的效果,通常應該會比麥克風用的好吧;再說,書上也提到兩三顆麥克風用的放大器晶片,

就試著找看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