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3日 星期日

[證道] DIY AVR Transistor Tester - 未知實證未知的 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稍微地,額外的拿 AVR Transistor Tester 來測 最主要標的物 ,也就是,可能知道它們是什麼東西,可是壓根不曉得數值,或者是壓根兒不曉得它是什麼東西;在這種情況之下,也就等同該零件是無法使用的情況。

所以,若能透過這個裝置,得到它的相關資訊,這樣就有機會可以拿這些零件來用了!

2015年12月12日 星期六

[證道] DIY AVR Transistor Tester - 未知反證已知的 不知為知之 ~



使用 AVR Transistor Tester 來抓零件的資訊,順便測試一下這個裝置的功能,不過,手頭上的零件種類並沒有那麼多可以試的。

先從零件本身就能找到數值資訊的類型下手。也因為它們本身有標示資訊,所以比較容易比對出所謂的誤差值;不過,這邊的誤差值就不單純的只是 Tester 得到的值本身的誤差,還有廠商製作零件時所產生的誤差,所以,以整體數值來講,就是一種相對性的參考值。除非讓我去找到了什麼可以拿來校正誤差的東西。

2015年12月10日 星期四

[固執的代價] DIY AVR Transistor Tester - 模組化


基本上,個人對於線路、零件和 MCU 程式內容,尚未進行非常深入的研究,因此整個架構都是和上文中所提到的二改作者的是一樣的。

只不過是基於 ~ 嗯 ~ 究竟可以這樣固執的使用 25x15 規格的電木板到哪一種程度上,自己也挺好奇的啦 ~ .~

一片 30x30 的 電木板 NTD 12.0,一片 25x15 的則為 NTD 10.0,所以並沒有因為用的規格比較小片,就讓整體的製作價格減少,完全就只是固執的想要這樣試試看而已。
不然的話,就照著原二創作者的電路圖,只要再把 PCB 板上零件和線路的部份搞定就好了 ~

[前情提要] DIY AVR Transistor Tester - 對電路製作軟體的朝三暮四


在感覺上停擺了好一陣子的 上一回合 - Arduino's 多功能電子元件測試電表 ─ 前傳 之後,其實是又找到些相關的資料,以及很不幸運的無法在實驗的安裝過程裡,得到正常的結果。還不得不用菜英文在該裝置的二創作者在討論區上詢問所遇到的問題。

※ 據 README 內容的理解,這位二創的仁兄無法在原創公佈的資訊當中,獲得任何授權相關的資訊,也無法與原創連繫上,用以確認此韌體授權的相關問題;為此,這個裝置的正式授權問題,暫時懸而未決,直到 2016 之後,二創作者好像會再進行相關的變更動作。

會決定中離的原因,就是因為和該二創作者詢問後的最終結論,可能是出在上傳到 MCU 裡頭的程式在認證的部份會出現問題,所以沒有辦法正常運作,所以才會跑去製作 實作 USBasp 電路圖 這個裝置的 ~

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

[好奇] USBasp 燒錄晶片的電路問題與測試


當完成 USBasp 這個裝置的初號機之後,腦袋裡頭就開始打轉的幾個令我好奇的問題:

  1. 因為之前玩過的裝置或者是 Arduino 本身,裡頭的電路基本上都是包含 石英振蕩器 這一顆零件的,若是這種狀況之下,究竟燒錄的當下,除了 MCU 本身的這些基本構成的零件,究竟需不需要存在?

  2. 在 Arduino UNO R3 原版本的裝置和電路圖上,都還有另外一顆其實也挺重要的 IC ATMega16U2 的存在,如果搭配這一顆 IC,似乎就會讓 Arduino UNO 在上傳草稿碼 sketch 變得很容易;不用像自製型簡易版那種方式,縱使透過了 USB2TTL 這一條連接線的幫助,在上傳前,還得看準時機按個 Reset 才行(而且,還是要本來就有把 Reset 考慮進去的狀況下)。如果,我使用 USBasp 的架構來替換掉這一顆 ATMega16U2,這樣也能省略掉之後的這個動作了啊,而且不用再透過 USB2TTL 這一條線;那,在這樣的狀態之下,如果兩顆 MCU 都各自使用各自的 石英振蕩器,雖然沒什麼不對,不過,不曉得能不能讓兩顆 MCU共用同一顆 石英振蕩器 的訊號?這樣可以省下一顆的費用。

2015年11月9日 星期一

# [樂的一半]USBasp Ver1.4 實裝 - 當成功來臨時


讓大仁哥瘋了的歐陽修的 三上 經常是人生獲得重大 天啟 的時刻啊!
老天爺可能常給你,也可能經常不理你 ~

睡醒後,關於 USBasp 這個裝置,想到的問題是萬一重組一次還是遇到相同的狀況,豈不悽悽慘慘悽悽 ~
不然先試著用麵包板的環境,把拆下來的元件逐一換上去試看看吧!

構成 MCU 運作的主要線路上的 電阻、電容和石英震盪器 實在不想認為它們可能會出問題,所以還是先把問題重心擺到了和 USB 接頭上的 pin 腳,有主要連結關係的那幾顆元件上面好了。

[苦的一半]USBasp Ver1.4 實裝 - 失敗是成功的媽媽 XD


在完成上一回合的 MCU Fuses 相關資訊確認後,而且確認這個 USBasp 裝置可以在目前的環境狀態之下完成,於是開始進行 使用 Fritzing 進行元件位置確認以及佈線的規劃。

經過了一番奮戰,終於得到了第一個版本,然後又對照著上頭的線路,慢慢的把這些元件和線路焊到「洞洞板」上面。

失敗版

但是!本回合都完成了才遇到了這個但是!

接到電腦後依舊顯示為unknown device

只好重新查對線路,反覆的查了好幾回合,都沒看到有焊錯的地方,也不曉得是哪一個元件出了問題?
動用三用電表來進行基本的狀態測試,以能目前腦袋裡頭的資訊能理解的狀態,這些零件應該都還能正常的工作才對。

在還不是特別清楚是哪一個環節出問題的狀況下,只好想辦法在麵包板上再重製另一個 USBasp (還好,手邊的零件還有辦法組出另一塊出來檢查)。

測試的方式:

  1. 把 MCP 燒個最簡單的 Arduino LED blink 來檢查是不是 MCU 的主要線路出問題。然後把 pin 19 & GND 的線路額外接出來測(PS 1),LED 會閃,那問題至少不會是在主要那幾個 pin 腳和 19 上頭。

  2. 讓麵包板上的 USBasp 透過其它接線來檢查是不是連接 USB D+ / D- 這兩條主要資料傳輸的線路上出問題。試著讓麵包板與電木板上頭的 pin 14 & pin 15 腳位相連,然後再將本來要連接到 USB D+ / D- 線路透過測試勾連回麵包板上頭。結果就造成麵包板上的 USBasp 也一起 unknown device 了。 =..= 所以問題可能在這 ~

  3. 和上面的方式類似,不過是反過來讓電木板上使用麵包板上本來就正常的 pin 14 & pin 15 腳位的線路。結果竟然還是得到了 unknown device 啊啊,這樣不就又表示問題可能不在 pin 14 & pin 15 上面了嗎 ~‧ ~

反覆在這些方式之間找問題點,卻都沒有找到那隻卡在這裝置和我腦袋裡頭的那隻笨虫啊!!!!

有路試到沒步,這樣在這邊打轉也得不到新花樣啊,於是在搞了三天後的睡前,把它給全拆了 ~


PS 1:都不曉得這樣倒底算運氣好還是運氣不好,ICSP 腳位剛好有 pin 19 & GND

PS 2 : USB pinout
USB pinout


#USBasp, #AVR